
前文提要:
前陣子,一個在台X電工作的朋友跟我說:「真羨慕你工時短,感覺爽爽的,我每天早八晚十,一個月如果加班超過46小時,多的都是做功德。」,我心中不禁苦笑,隨即安慰他,等到分紅的時候就舒服了。
每種工作都有道不出的苦,他羨慕我的工作模式,但是要他少領那麼多薪水,承受客戶端的壓力、半夜被電話吵醒的風險,他會願意嗎?或許當一個FSE並不像外界想的那麼輕鬆。如果你對FSE工作有興趣,這篇文章能讓你了解一些事情。
外商 V.S台商
確實,在外商工作的我們能有彈性的工時,不像一般的公司就算沒事也要等打卡下班,這樣更能安排利用自己的時間,但身為FSE ,所謂的「彈性工時」也夾雜著半夜被吵醒,即使不情願也得進廠修機的工時,這也是我們享受自由所承擔的風險。
在工作方面,即使是菜鳥階段,你仍然擁有展現自己的舞台,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與做事方式,不用因為報告的字體大小、間距、格式不同而被嫌棄;不用因為你的職等不夠而只能負責打雜,只要學習慾望夠強大,你可以學到任何關於工作上的技能,而且前輩們都巴不得你快點學會,多分擔一點工作;在與外國同事開會時,勇於提出自己的意見並發問,是會被讚許的。
而在培訓方面,除了最基本的新人訓之外,不太會有人幫你上課,有別於我在前公司,光是新人訓就上了一個月,大多是直接進廠跟著學長動手做,其他沒有進廠的時間都要自己啃總部的Procedure,「自律才有自由」,在這裡沒有人會盯著你做事情,想要快速進步就得靠自主學習及認真的筆記。當然,有些外商公司會因地制宜而讓文化及管理上更符合當地,我只闡述自己的工作經驗,不代表所有外商。
至「好」方休的壓力
FSE是機台的最後一道防線,當遇到任何機台的問題,無論軟/硬體、網路連線、品質、資料傳輸等等,都是屬於FSE要處理的問題,八成的客戶只會攤手等著你解決。「機台當機沒辦法run!」「這個quality有問題!」如果在假日值班的時候遇到這種狀況,你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,遇到沒看過的問題,握著滑鼠的手都在顫抖,不知道今天能不能回家。
客戶有問題可以叫Vendor處理,而我們有問題只能靠自己,我想這是最大的差別,很多不可預期的問題,就連工作15年以上的老學長都沒遇過。當你卡在死胡同,從白天忙到凌晨,客戶關心的只有「到底好了沒?」,如果處理不好,客戶還會跟上級反應你做不好,壓根不會管你死活。
賴以生存的工作信念 – Everything is figureoutable
普遍大家會認為,設備商的troubleshooting能力比較強,這也許與智商關係不大,與工作內容比較相關,因為當問題來臨時,我們只能面對,沒有閃躲的空間,不會解也得解,不懂就問到懂為止,「就是因為很困難,所以才需要你來解決!」我們的大老闆常常對我們這麼說。
當我在工作面對困難時,總是會告訴自己,「一定有辦法解決的」,就算問題還沒看到盡頭也沒關係,只要相信自己辦的到,那就有可能解決。透過邏輯思考,一步步曾別問題找出root cause,保持正面心態,只要克服了困難,就代表自己成長了,勇於探索、不輕易放棄是身為FSE必要態度。
對於時常沒有安全感的我來說,一開始要我在沒有SOP的情況下解決問題,真的有如在黑暗中走路,深怕一不小心就會跌倒,但是有了些經驗後就會明白,很多事情要嘗試後才能找到答案,由別人口中得到的答案往往意義不大,而且,沒有人能夠總是能給你你要的答案,人生亦是如此。
這份工作帶給我許多挑戰,卻也讓我成長許多,不管是面對問題的心態、職場競爭力、做事情的思考邏輯等等,都幫助我成為一個更成熟的人,更重要的是,它讓我找到了成就感!幫客戶解決棘手的問題、製作屬於Taiwan team的procedure、幫學弟與客戶做教育訓練等等,完成這些事情都讓我得到稱讚與尊敬,也相信一切操之在手,即使有的時候機台卡到陰怎麼也弄不好,我也能驕傲的說,我堅持下來了,我沒有逃避。
所謂的成熟,是你不去責怪父母、社會、運氣,明白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,即使發生任何事情都去面對,你,對自己100%負責。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
請給我一點掌聲,你的支持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

有人說,好的學歷是獲得高薪職位的敲門磚,身邊也不乏有人因此唸了研究所,鮮少聽過有人是因為興趣而選擇升學。不可否認,好學歷的人擁有很多資源與機會,許多企業也將學歷視為優先面試的因素。然而,這是否意味者,學歷普通、沒有顯著特長的人就該去拿個碩士學位才能得到所謂的「Dream job」?
身為一個,別說四大,就連中字輩也排不上的大學理工科畢業生,在職場打滾了四年多,終於在今年達成階段性的職涯目標—加入外商取得百萬年薪的工作。
如果你沒有引以為傲的學歷、沒有說得出口的一技之長,覺得薪水不對位,心裡受委屈,想跳槽又怕失去收入,也擔心找不到比現在更好的工作。不必灰心,因為你並不孤單,我也有過這種掙扎的感覺。
以下我將分享自身經歷,如何靠著工作經驗、英文能力、工作態度,不用高學歷也能找到心中的理想工作。當然,如果你的志向是老師、醫生、律師、檢察官等等,更高的學經歷與執照是必須的。
(一)描畫你心目中理想工作的雛形
首先,你必須對未來有憧憬,想像自己喜歡的工作模式、期望待遇與生活是什麼模樣。有的人就是想要錢多,想用健康換取高額的收入;有的人想要有良好的Work-blance,工作之餘也希望有生活品質。有了這些輪廓你才能往目標邁進,如果連理想都沒有,就很難改變現況。
接著,多看看所處產業的發展,有什麼公司或職位是符合你期待的,研究公司的文化及發展性,不建議透過鄉民們的評論就斷定一家公司的好壞,可以把那些當作參考,實際情況還是得靠自己客觀的判斷;對於職位需求,可以把它當作是一面鏡子,來思考自己在這領域的專業程度,如果發現自己有不足的地方就要去加強,這麼做不僅是為之後跳槽做準備,也能讓自己處在持續學習的狀態,不因Routine的工作內容停滯不前。
在這份工作之前,我有四年的半導體封測工作經驗,但這個產業是有區別的,並不是只要沾到邊都能賺大錢。簡單分為上游—IC設計(如聯發科)、中游—晶圓製造(如美光)、下游—封裝測試(如日月光),而薪資待遇也通常是由上往下遞減。
對我來說,我清楚知道自己處在一個薪水不夠好的狀態,沒辦法吃到半導體這塊大餅,也明白自己對程式可說是一竅不通,想在工作多年後回去學IC程式設計已經不太現實,所以跳到中游的公司是比較有可能的。經過一番研究後,我發現這個產業裡有一個種工作性質或許很適合我,那就是半導體設備商,彈性的工作時間、不低的薪資待遇、能夠在工作中大量接觸英文、到國外出差等等,這些都是我所嚮往的,也是我想要踏入這領域的原因。
對於找工作,清楚自己的需要,深入了解後再做決定,不然方向不對,努力白費,又或者是好不容易得到了才發現這不是自己要的。
(二)打磨自己,成為有職場競爭力的人
有了目標之後,接著就要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,針對職缺的需求做補強,這麼做並不會因為一次的面試失敗就化為泡影,因為相同類型的職缺必定不只一家公司在招募,你的努力不會白費。
當初我對我想應徵的職缺Field Service Engineer做研究,發現我在英文能力上是有不足的,所以花了很多功夫去提升自己的英文,考多益、參加Lingoda馬拉松、交外國朋友做語言交換。然而,就這一個想念好英文的決心,帶來的改變已經足夠顯著,因為這已經讓你贏過很多競爭者了。如果要問我如何提升競爭力,那我一定會回答:「把英文念好。」,簡單、暴力、有效。
還有一個格外重要的能力,Presentation,做一份能夠搬上檯面的報告是一門學問,尤其是面對主管或客戶,報告的內容代表著你的專業,要做到簡潔有力,讓別人一目了然,是需要下功夫的,只要辦到了就能體現你和別人的差距,這也是你能帶得走並受用一生的技能,你所累積的作品也能成為未來跳槽的利器。
在不停改變的時代裡,科技飛快更迭,人們也需要不斷地進步與學習,學習不是脫離學生後就結束的事情,而是我們一輩子的課題。
(三)取乎其上,得乎其中
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,如果抱著完成就好、有做就好的心態,那往往結果會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差;如果抱著一定要做好、臻至完美的心態,那結果就算不如我們預期,但至少不會太差。
套用在工作上也是同個道理,專注細節把每件事情做好,時常問自己三個問題:
- 我該如何做到最好?
- 這已經是最佳狀況了嗎?
- 有什麼可能性是我沒想到的?
面對工作時,不要將他視為麻煩,而是將它當作一個個挑戰,要相信自己辦的到才有機會做好它,每次的處理過程都是學習,當你完成後,它們將內化成為你的能量,讓你有能力面對下一個挑戰。
不能做到完美,也要讓自己不後悔。
曾經我想過,難道學歷不好就只能這樣了嗎?找一份吃不飽餓不死的工作,下班後在公司裝忙騙加班費,回家看個Netflix告訴自己這是在充電,雖然不滿意現況,但我資質平庸,我能怎樣喔?
其實過著那種日子讓我很掙扎,因為我不甘心,為什麼我只能委屈自己?從學生時代就是這樣,因為成績不好沒辦法讀想念的學校,都畢業了還要深受其苦,所以我想打破這道束縛,用自己的力量看到想要的改變發生。
要改變自己,我們得先相信自己辦得到,明白一切操之在手,不管你身處在什麼狀態,只要不滿意現狀,那就做改變吧!寧願嘗試過了失敗,也不要在很久之後對自己說「早知道」、「我本來可以」,人生不可能事事如意,但求無憾。
希望有一天,你能開心著對過去的自己說:「謝謝有你,我過得很快樂。」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
請給我一點掌聲,你的支持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

二戰期間,成千上萬的猶太人被抓到集中營,為了躲避德國人的追捕,安妮一家人躲進了一間密室,在那裏度過了將近兩年的生活。這本日記述說著猶太人所遭受的不平等對待,身為猶太人所肩負的命運、十四歲少女在成長過程中的內心世界,以及對自由和戰後世界的渴望、在最黑暗的時代所展現的勇氣,相信著希望與人性本善。安妮日記也喚起了人類對於戰爭以及人性的省思。
安妮透過早熟的心靈與細膩的文筆寫下她在密室兩年間的心靈變化,與大多數青春期的人一樣,她經歷了與家人的衝突、在孤單的時候希望受到關懷、對於愛情所萌生的憧憬……。然而,讓我覺得難能可貴的是她身處在戰爭中依舊能保有自我想法,而且思路清晰,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即使夢想與希望被現實一次次打碎卻仍舊熱愛生命。
以下我整理出七句我最有感觸的安妮語錄,相信可以幫助在成長階段的青少年思考未來方向,並且面對與接納真實的自己;對於迷惘中的成年人來說,也能夠幫助自己重新審視自己存在的意義,珍惜安妮所沒有辦法享受到的和平世界。
一、在這樣的時代很難,心中浮現的理想、夢想和珍貴的希望,只會被殘酷的現實壓得粉碎。我的理想聽起來這麼荒謬而不切實際,不過我堅持著,因為儘管發生這一切,我仍然相信人性本善。
二、有時我認為上帝正在考驗我,考驗我的現在和未來,我必須靠自己成為一個好人,沒有人當我的模範,沒有人指點我,但最後這會讓我變得更堅強。
三、財富可能失去,名聲可能失去,一切都可能失去,但內心的幸福感只會黯淡,卻不會離開,只要活著,它就永遠存在,有朝一日時候到了,它就能讓你再度快樂起來。
四、勇敢吧!讓我們記住我們的責任,無怨無悔地履行。會有一條出路的。上帝不曾遺棄我們這個民族,長久以來,猶太人必須受苦,卻也存活了那麼久,多少世紀以來的苦難反而讓他們變得更堅強。
五、我知道我是一個獨立的人,我認為我的行動不需向你解釋。我告訴你,只是因為我不希望你認為我背著你做了什麼。不過,我只對一個人負責,那個人就是我。
六、我無法想像有人會說「我很軟弱」,而且就這樣軟弱下去,如果明知自己很軟弱,為什麼不克服呢?為什麼不培養堅強的性格呢?
七、每個小孩都得教養自己,父母只能建議孩子,或為他們指出正確方向,但一個人的性格終究靠自己塑造。
安妮在面對苦難時所展現出來的堅強、勇敢、樂觀、成熟,絕對是每個人值得學習的榜樣,她擁有無畏的勇氣,不向命運低頭的骨氣。讓我不經省思,我們多麼幸運地擁有自由與和平,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「理想」?我才意識到自己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是那麼可貴,如果我們已經那麼幸福了,我們怎能夠遇到一點問題就開始厭世?
身為猶太人在二戰時期受到那麼多殘忍的對待,她卻從未後悔自己是猶太人,「我們永遠都背負猶太人的身分,我們必須做猶太人,我們也願意做猶太人」。安妮所展現出來的韌性實在令人肅然起敬,她相信著和平的時代一定會到來,屆時,猶太人能夠重新為人,她是這樣相信著。也是因為這樣,讓我讀到最後不禁潸然淚下,和平到來了,就在她死在集中營的兩個月後。
安妮終究沒有等到解放的那一天,但她嚮往和平的意志已經傳達到了世界各地,就如她在日記中寫道「我希望我死後還能繼續活著!」,安妮的理想沒有辦法實現,但我們很清楚她還活著,她追求和平的信念將永存於世人心中。